人氣 1302965人     歡迎來到縣教育局電子報系統......

使用者登入

帳號
密碼

 
4_c.gif我要註冊

 

12_c.gif最新消息

12_c.gif校園訊息道相報

 文教報導

12_c.gif校園深入報導

12_c.gif教育政策與趨勢

12_c.gif當期議題

 作家專欄

12_c.gif學習與科技專欄

12_c.gif教育新詞彙編

12_c.gif桃園采風

12_c.gif華德福教育

12_c.gif親子專欄

 讀者投稿

12_c.gif教學百寶箱

12_c.gif校園影像

12_c.gif教育隨想

 進修天地

12_c.gif進修天地

12_c.gif認識世界

 文章搜尋

 

 

11_c.gif首頁>教育隨想

教育隨想

奈米狂想曲-二○四六年的新世紀教育實況直擊    

文/奈米小子Nano Kid 

誠摯歡迎讀者提供意見,聯絡作者:miclin_2005@yahoo.com.tw

    各位親愛的讀者,千年以來,教育一直蒙上「教學技術毫無長進」的污名。雖然,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從農業時代,一路直奔資訊時代;然而,我們的老師,依舊一枝粉筆,一根教鞭,老神在在。不過,在二○四六年的今天,拜奈米科技之賜,教學技術已經徹底的脫胎換骨。

    我們終於真正進入了教育的「奈米」時代。

二○四六年 奈米超學園     

    就以這所「奈米國小」為例吧。雖然它只是一所普通的鄉村小學,但是由於和附近的「奈米村」科學園區進行緊密的社區合作,所以學校不但具有奈米硬體,同時也深具奈米精神!光是它外觀的超流線型與後-後現代感,就可能會讓舊世紀的人們感到不可思議。用傳統藝術家的風格來形容,你可以說它是亨利摩爾的大型雕刻和安東尼高第奇思異想建築的混合體。

高第所設計的建築

 

 

    請看教室大樓上有一個漏斗型的大屋頂,它不僅可以接收雨水,更可以利用先進的奈米材質來過濾、再生全校的污水。所以,即使在這個高污染的時代,只要水龍頭一開,全校師生仍然可以生飲到甘美營養的有機水。

高第所設計的建築

    體育館多功能的設計適合舉辦各類球賽和大型晚會,寬敞的空間運用了特殊的建築材料,白天吸收太陽光之後,夜晚就自動大放光明,完全不必再用到電力。在體育館的右手邊有一座今年剛完成的奈米溜冰場,橢圓形設計,規格完全符合「高速奈米滑輪競技極限運動」的標準,玩起直排輪來更加快速而穩定。這種「奈米」體育,正是「奈米」國小全力發展的學校特色之一!

    如果有機會到奈米國小來參觀,在學校裡逛了半天之後,你會發現學校裡真正是「一塵不染」,因為了他們使用奈米級「不沾塵」塗料,防刮、耐磨、而且保證不沾灰塵。

 

 

 

 

 

 

         兩件亨利摩爾的雕刻

    在操場上玩耍的小朋友穿著新世紀的奈米制服-輕、薄、保暖,而且還可以自動變換花色。目前家長協會和教師團體正聯手積極推動一項法案,想要在學生的奈米制服裡放進超小型的追蹤器,以便降低被綁架的風險,掌控學生進出學校的情形,同時大量減少中輟生的數量(但是他們忘了中輟生是不穿制服的),可惜法案目前仍然躺在立法委員諸公的抽屜裡。

上天又入地 媒體新科技

    在學校的教學上,老師們已經充分掌握了「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優勢,在奈米殺菌燈光的教室裡,運用「超」媒體的影音整合VOD系統,輕鬆地利用模擬、演算、重現、放映等方式,來進行「七大領域」內7653種教學活動。

    據說,在四十年前,老師使用教學媒體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學生們「排排坐,看電視」。還好時代進步了,同學們人手一片可攜式「墊板型」無線傳輸電子筆記本。這個筆記本,不僅可以用來收看多媒體節目,更可以手寫輸入、畫圖掃瞄、無線上網、快速查詢。由於使用OLED材質,這「薄薄的一片」還可以折過來、捲過去,完全不佔空間,讓你可以帶著它上山下海,「行動學習」。

    單是平板的畫面已經無法完全勝任現代的教學,所以老師們課堂上最常用的是3D立體投影器,它能夠隨時改變觀看的角度,敏銳的Room In、Room Out,不僅可以輕鬆的模擬火星登陸任務,也可以輕易的重現世紀大海嘯,甚至宇宙星雲的誕生景象。但是老師們卻不喜歡讓學生玩「虛擬實境」,因為影像及音響太過逼真,所以有太多家長時常抱怨小朋友「入戲太深」或者「虛實不分」,更受不了小孩時時吵著要家裡也買一台。

    至於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則是使用「超微型偵察機器人」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收集資料,例如飛到空中,以超近距離放大100倍影像來觀察糞金龜如何堆疊糞便;或是鑽進毒蛇的消化道,「貼身」實況轉播青蛙在百步蛇肚子裡消化的情形。

奈米機器人的模樣之一

奈米新時代 弊病照樣來

    但是,無可諱言的,奈米時代仍然有一些農業時代就遺留至今的教育弊病。像是,行政與教學的對立,請看下列的例子:

    偶而,你到了奈米國小,看見校長室裡有一個人坐在大位上,正在點頭微笑。不過,那並不是校長,嚴格說來,那並不是人,只是逼真的3D立體影像。原來校長正在400公里的遠方,利用超高速無線寬頻掌上型奈米電腦來「關心」學校裡的一舉一動。

    校長喜歡「搖控」行政,同事們都清楚。但老師們不知道的是,校長悄悄的違反國家法令,偷偷在老師們的教室中佈建超微型偵察機器人,把「重點人物」的一言一行通通收錄到校長的私人硬碟當中。然而,老師們也不是省油的燈,早早啟動了「反偵測機制」,所以校長「看」到的只是一段一段早就預錄好的教學影片,而看不到的,則是A老師在上班時間偷偷網路下單,或B老師正忙著「網拍」或「網購」的熱絡情形。

    還有,小朋友的學習,是否真的隨著奈米的運用而極速提昇了呢?由於科技的發達,我們新時代的未來主人翁,已經習慣於用小機器人蒐集資料,用小電腦分析資料,用小印表機列印資料,用小寬頻傳輸資料,卻很少用他們的小腦袋來思考這些「自動處理」的資料,更不用說進一步將這些資料「統整」成有意義的知識。很可懷疑的是,這些小朋友,多的是「帶得走」的先進設備,而不是帶得走的「能力」。

    窮於應付像超新星一般爆炸後,如天上繁星一樣多的知識,有些學童開始想出奇怪的花招進行「奈米作弊」,例如:用偵察型蚊子機器人偷窺答案,用內耳型高傳真耳機傳遞訊息,用角膜型眼球內投影器傳送影像。於是許多學校只好在教室裡加裝小型監視衛星或是不時地發送干擾電波,搞得學校上空的電波異常繁忙。

    也有學童聽信了唬人的廣告,開始進行「奈米懶人學習法」,把微型訊息發送器植入大腦皮質中。推銷員聲稱,只要向公司購買點數,就有數十萬筆現成的知識可以「直達」腦細胞。於是他們不再花腦筋,單單妄想每天可以從「睡覺」中學習。所以最近有些老師發現,課堂中打瞌睡的孩子突然變多了。

教育新亂象 奈不奈米都一樣

    而我們新時代的父母呢,即使時代再新,他們也還無法完全信任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無法完全理解自發性的「動腦」和求知的渴望才能促進大腦的神經連結。他們比較相信的,還是市面上的「奈米偏方」。最近當紅的健腦補品首推「奈米腦力補體素」──簡稱「奈補」。每天讓小朋友「補」上一瓶這種飲料,據說就可以利用裡頭數以萬計的奈米級「機器微生物」來修補、活化他們的腦細胞,讓小朋友「頭好壯壯」,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這種飲料不僅花了20多億元,在各種媒體上打廣告(尤其電視上打得最兇),甚至不知從哪裡找來了二十幾個小兒科醫師、教育大學的教授、營養師、綜藝節目搞笑主持人來下海「代言」。

    前兩天更有年僅五歲的全國心算冠軍跳出來,手裡拿著一瓶奈補,對著全國電視機前的觀眾說:「係金A!」

    這一陣「奈補瘋」甚至有「向下延伸」的趨勢,因為許多懷抱天才夢的爸爸媽媽已經紛紛使勁的把「奈補」添加到嬰兒奶粉裡。

奈米機器人小到可以在血管中運行

  

    事實上,才在不久之前,教育部已經承受到立委諸公的遊說壓力(當然啦,立委們說是受到家長的壓力;家長們則說是政府教改亂象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而奈補廠商則是遭受到利潤的壓力)。根據可靠消息,教育部內部計畫已經草擬好,將「奈補」列為全國中小學營養午餐的「指定」飲料,甚至還編列了預算補助,所有學生一律半價。

利用奈米機器人來修補受傷的心臟

    在此同時,全國教師會卻已經串連消基會、兒童心理專家,準備在本週六集結五萬人力到中正紀念堂廣場抗議「奈補」(聽說連補教業者也來參一腳)。事件的起因是,有十二縣市的家長團體聯名指控當地的老師教學不力。他們說自己的孩子每天一瓶「奈補」,卻仍然在班上吊車尾,「實在令人不解、不悅,而且不爽!」所以家長要求教育部短期內要「資遣」全國三分之一的「不適任」教師。

    而教師會除了打出「奈補本無效,讀書最重要!」以及「教學專業我來擔,家長請你靠邊站!」兩句口號之外,據說也已經掌握了「某位要員」接受「奈補」廠商招待韓國濟洲島賭場玩樂的獨家照片,並且已秘密送交檢察單位。

    看來這次的教育風暴似乎箭在弦上,一觸即發。走筆至此,筆者不禁感嘆,奈米時代,我們的教育也升級到「奈米級的亂象」。如何解決這次的事件?我想,不能光靠奈米科技爾虞我詐的間諜戰。有一句古諺云「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只可惜這次科技引爆了人性中蠢惡的一面。

    最後,就讓我們回歸教育的原點,「放下奈米,明心見性」,好好的思考新時代的教育,下一步要怎麼走吧!畢竟,奈米只是工具罷了,重要的是教育的意義,不是嗎?

[文/奈米小子Nano Kid 2005-12-14:00-38-09]

12_c.gif回上一頁

 

12_c.gif回首頁

12_c.gif我要註冊

12_c.gif我要訂閱

12_c.gif我要投稿

12_c.gif讀者投稿須知

12_c.gif前期電子報

 

 

系統設計/桃園國小資訊組  2005-08-01 版權所有/桃園縣政府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