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人手一台行動電腦(一):我們必須正視的幾項理由
[文/國立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劉子鍵 副教授 2006-05-2:20-55-42]
|
無論您喜歡與否,教育科技發展趨勢正朝著「每位學生人手一台學習載具」的方向奮力前去。擔負科技引入教室成敗之責的教師與各級行政單位應該未雨綢繆。基於此,筆者在本期與後續專欄文章中將不定時介紹相關的觀念、個人所從事的研究、並引介在此領域有傑出研究成果的學者共襄盛舉。讓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對此一變革前能做好準備(上圖是由http://laptop.org/download.en_US.html網站所分享)。
|
閱覽:15447次 詳細報導
|
讓寫作活動回歸溝通的本質:網路科技之寫作教學應用
[文/國立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劉子鍵 副教授 2006-05-2:21-45-22]
|
寫作首重溝通。而網路科技提供落實寫作溝通目的的管道。不單是筆者研究團隊所發展的「讀來讀往寫作天地」寫作輔助平台,國內外的研究也顯示諸如像是e-mail與討論區等網路溝通工具,若能適當應用,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近來,部落格(blog)被視為是傳媒權力(第四權)的下放,吸引了無數的人搭建部落格發表自己意見。筆者認為教師若能善用該工具,亦能透過溝通目的達成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與興趣。
|
閱覽:15002次 詳細報導
|
「看見」自己的教學:科技輔助教師的專業成長
[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劉子鍵 2006-01-1:14-25-47]
|
電影「心靈捕手」中麥特戴蒙對好書的定義—「任何讓人看了會頭皮發麻的書」,成為一些人選書的標準。一位國小教師朋友就發現了符合該項標準的一本好書。然而,真正讓人頭皮發麻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原本可以如同該本好書之作者般對自己教學與學校教育充滿洞見,但教師們卻常常因忽略「觀察」與「反省」而錯失良機…。
科技可以幫助教師「看見」教室情境中自己的教學,方便教師透過教學觀察與反省以解決教室問題。科技在教學觀察與反省上的應用正是教師提升專業的關鍵因素…。
|
閱覽:14361次 詳細報導
|
找出關鍵,讓您的教學變的更有效:80/20法則的教育應用
[文/國立中央大學 劉子鍵 2005-11-29:07-02-24]
|
最近有些期刊與雜誌(例如:康健雜誌)重提之前曾風行一時的概念—80/20法則(The 80/20 principle),來提醒終日奔波勞累的社會大眾應該善用少數的關鍵因素來發揮最大的生產效能,並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提升生活品質。事實上,只要妥善運用,80/20法則也可以幫助學校與老師們找出關鍵因素以有效的促進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閱覽:15612次 詳細報導
|
「資訊教育計畫」準備要領大公開:審查者的經驗談(一)
[文/劉子鍵 2005-10-29:17-39-33]
|
最近在一場「資訊教育」計畫申請的審查會議中,同為審查委員的保生國小徐校長邀請我為教育局電子報的「資訊媒體」專欄撰稿,並給與我很大的揮灑空間。基於教育電子報的調性以及我過去在國小、國中與高中任教的實務經驗,我期許能以貼近教學現實的方式,並用輕鬆的筆觸來探討各項與資訊教育或教育科技有關的議題。
那麼,作為本專欄的第一篇文章,本文應該談些什麼呢?
我想,既然是因為出席一場計畫申請的審查會議,而導致我因緣際會的接下本專欄,那麼就先談談我審查計畫時的所見所聞,以及提出個人的一些建議吧。
|
閱覽:13446次 詳細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