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自小在語文方面就有蠻突出的表現,不論是在文字或是語言方面。因此在她小一那年(95年),報名參加「桃園市第一屆親子說故事比賽」,提到故事那可是她的最愛,只不過之前都是「我說、她聽」,那次則希望藉由比賽來豐富她的表達經驗。很榮幸地初試啼聲便獲得評審們肯定,獲得了低年級組的第一名。自此連續三年也都得了第一名,對於連勝的喜悅自不在話下,但是看到一對女兒的成長,才是真正讓我覺得驕傲的地方。
說故事活動真的很棒,「它不僅是閱讀的準備,更是閱讀的延伸」。對於幼兒而言,雖然他們不識字,卻可經由父母親朗讀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閱讀前先備經驗。例如,取用書的規矩、翻書的方式、認得簡易文字…,當然最重要的是閱讀習慣的養成。至於閱讀的延伸則是小朋友具閱讀能力後,能夠將所閱讀的故事,不論是故事內容或心得感想,經由口語表達與人分享。事實上閱讀「產出」的過程勝於「輸入」的數量,因為經由內在思考而後發散出的精華才最吸引人。
★幼童學習能力強,可以藉由說故事學習到很多知識。
故事要說的好,首著重故事情節節奏的掌握。故事背景要先鋪陳但只要簡略帶到,讓聽眾了解相關人事物背景,隨即進入故事重點,不管它的主題有幾個,一個扣著一個,環環相扣讓故事能夠緊湊、高潮迭起,不重要的寧可捨棄絕不拖泥帶水。其次、故事要精采得靠聲音表情,即便是讀故事書都是如此。不同的角色要以不同音色代表,好讓聽者容易區隔辨識,能夠迅速掌握故事情境變化。聲音的大小、音調的高低,就如同演員的演技一般,豐富了故事的內容,緊扣聽者的心弦。最後,雖然是”說”故事,但是仍免不了肢體動作的表演,一舉手一投足更能襯托出故事的意境。玆概略述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故事題目的選定
盡可能選擇別人沒聽過的故事,坊間出版的新書是很好的選擇,這樣會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給人全然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在陪女兒們逛書店時,會留意是否有適合的新書,可以做為下一次表演的題材。只是到底要選擇怎樣的題材呢?選擇具有寓意且符合邏輯性的故事來表演!有些故事很精采卻不符合實際教育價值,更甚者容易混淆孩子價值觀念。
繪本就是不錯的故事來源,因為它的內容字數很少且是故事的重點,藉由繪本圖片呈現出的情境,很容易就掌握故事重點並勾勒出故事的架構,然後將重要詞句串聯起來加以潤飾,整齣故事的內容對白就完成了。舊故事比較無法引起觀眾共鳴,除非是經過創意改編顛覆傳統的故事,才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常聽的故事「三隻小豬和大野狼」、「白雪公主」…,就曾被改編成「三隻小狼和大壞豬」、「白雪壞公主」,將其中人物扮演的角色互換,聽眾們就會期待看到原本受欺負的人後來是如何使壞?
表演方式的運用
雖然是說故事,但是還是必須融入其他的表演方式,才能讓故事更加精采,如果只靠口白演說,即使音調、表情做足,仍會顯得單調。戲劇式的表現比較能夠呈現故事內容,因為大肢體動作可以強化效果,誇張的動作能夠引人入勝,不知覺地融入故事當中。適度安排歌唱、舞蹈、魔術…可以使的故事更豐富。
既然是親子說故事,就要重視親子互動部分。可能是故事中的對白,顯現親子搭配的絕佳默契;也可能是表演當中的肢體互動,都要傳達出比賽前或比賽當下的親子用心。在我們三次的比賽中,都不忘來段親子舞蹈,第一次「簡易國標舞」、第二次「動作律動」、第三次「浪漫慢舞」,我都看到觀眾和評審們發出會心的一笑呢!
★融入戲劇表演可以讓故事說的更精采。
關鍵口白的掌握
〝說〞故事當然注重故事表現聲調的抑揚頓挫與唱和,但旁白更是重要,因為必須靠它貫穿整個故事,將每一幕場景做連接,好讓故事順利發展下去。而且一些無法演出的橋段能藉由口白方式輕鬆帶過,好向觀眾做一個交代,把他們帶入另外一個情境,所以口白絕對稱得上是「靈魂人物」。
前兩次的旁白都是由內人來擔任,第三次她因故無法參與,使得我與長女必須在演出與旁白兩角中交替演出,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演故事的人,其實對於這樣的安排更能讓我們融入故事中,對觀眾也更有說服力。
★同一看板稍經改裝就有兩次不同的功用。
道具背景的製作
雖然在評分標準中道具背景的分數佔的不多,但背景襯托故事的場景、道具能突顯戲劇效果,所以在這一部分必須稍微規劃。所以背景部分必須要有代表性的東西出現;道具則是來補充故事無法表現出的那一部分,或者是您想要突顯的那一部分。
第一次的「小象巴布與獅子」,飾演獅子的女兒從我背上踩跳騰空去戳破氣球蘋果;第二次的「克利的微笑」在最後結束前五秒才用布景秀出報紙頭版頭,而我和兩女就真人出現在頭版照片中;第三次「電視壞掉了!」用紙花砲代替電視爆炸情景,無非想創造出比擬「超級變變變」意想不到的驚奇效果。其他道具部分則能精簡就精簡,選擇最能襯托出戲劇大意的道具,而且大部分我都用現成東西來代替,既省事又可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背景製作亦是掌握前述原則,例如第二次演出費時製作的報紙頭版木框,稍經改裝換成了第三次演出的電視,而且是可以抽換畫面的螢幕喔!不僅如此為了充分利用,甚至連明年的用途我都想好了。
★戲劇本身或是道具製作都可以培養親子關係。
既然是親子說故事,就要強調〝親子〞的成分,這樣才符合活動主題。所以,無論在故事選擇、道具製作、演出方式…,我都盡可能掌握這個原則,讓親子有共同參與的機會。誠如評審講評時肯定大家的參與,無論得獎與否相信在整個過程中親子之間的互動與成長才是最大的收穫。
[文/呂學峰 2008-04-28:15-3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