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不息—上大國小的音樂盛宴
「面對命運傳說鋼彈 自由鋼彈始終無敵
身為完整調整人 我將解決所有問題
坐上鋼彈 裝上流星去爭戰
坐上鋼彈 裝上流星去爭戰」(調整人)
「回憶起你的微笑 也想起你的好
離開了以後 從此 劃下了你我的句號
我們 笑不出來 眼淚 已滑落嘴角
我們 笑不出來 寂寞 也成了記號」(笑不出來)
★ 留予他年說夢痕
一首首動人的旋律流洩而出,這不是在錄音室,而是在上大國小的教室裡,孩子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句子,編自己的旋律,寫出一首首自己與同伴永遠回憶的歌,歌中有自己的影子與回憶,這是一種無可取代的經驗。
座落在蓮田之間的上大國小,讓所有六年級的孩子帶著滿滿的回憶走出了校園。
這裡的孩子有了一場別校所沒有音樂盛宴—一場值得老了之後還細細回味,留予他年說夢痕的盛宴。
★付出讓孩子學得更多
讓孩子停留在聽歌唱歌的階段,對上大國小的創意教學團隊的教師們而言,這樣的音樂課程是不夠的,因為無法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與經驗,而隨口哼出的旋律又太過紙上談兵,如何讓紙上談兵的作品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分享?學習是要自己動手去做,用心去感受,有什麼比自己動手、親身去體驗得到更多呢?
(一)一場音樂的饗宴
★多元欣賞與學習
走進音樂的大觀園,你可以聆聽到各類的音樂風格,輕快、感傷、俏皮抑或莊重,藉著一場豐富的聽覺饗宴,讓孩子可以體會更多的音樂素材與節奏,從中去模仿與學習適合自己的音樂旋律與歌詞,藉著欣賞同類的音樂性質,去啟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培養作曲的基本觀念,以及歌詞段落間的起承轉合,結合了藝術、語文與資訊領域,讓音樂不只停留在藝術的階段,而與各領域有了更多的交集與連結。
讓孩子欣賞了多樣的音樂風格,並以方文山的創作歌詞—菊花台為例,分析歌詞的寫作格式、起承轉合及其技巧,並引導孩子發表屬於自己的歌詞作品,從聆聽到創作,並且配上旋律,讓每個音符都有著自己的感動。
★教室也可以是錄音室
歌詞創作是第一步驟,有了滿意的歌詞也要有優美的旋律來相互輝映,才能相得益彰;將歌詞配上旋律,歌詞有了旋律的加持更能散發出動人的力量。然而記憶是有限的,僅有聲音而無曲,未免也太可惜,於是編曲成了下一步驟的重點,當旋律化成音符靜靜的躺在五線譜中,孩子知道,所有的心血不再只能口中流傳,有了樂譜之後,歌曲就不用只靠記憶,而數位科技的進步,更讓這些小小音樂家的夢想能更進一步,錄音不再只是錄音室的專利--「教室也可以是錄音室」,配合著同伴的樂器的彈奏,歌聲樂聲全收錄進去,讓歌曲更加完美而動人,而小組發表會上更是讓孩子的情緒high到最高點,也成功開啟了學生音樂殿堂的大門。
透過四單元教學:歌詞創作à旋律創作à編曲實作à錄音混音,上大國小的創意教學團隊,化不可能為可能,同時也讓孩子瞭解原來每一首歌曲背後都蘊含了那麼多的知識,每一首歌曲背後隱藏了那麼多的努力與心情,讓孩子從聆聽者、欣賞者的立場轉而變成創作者的立場,立場的轉變,看事情的角度自然也會有所不同。歌曲背後有著自己的心血與心情,讓歌曲與孩子產生了更多的連結,縱使畢業多年之後,回憶起來,那年我們一起合作的那首歌,有著我們的笑、我們的淚,多少時間與努力堆砌成了那首旋律,哼哼那首旋律,回憶起當年小小的我們,在小小的教室內,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增長了知識與經驗,也奠下了童年同伴的感情,這是一段千金不換的經驗。
*自編歌曲發表會
(二)無限可能
如果說歌曲的創作是一種經驗,那麼從中學到的事絕對比你想的多更多。
★另一個飛翔的天空
這場音樂的盛宴,讓一個內向的孩子勇於站在台上,發表屬於自己的歌曲,原來歌曲創作不是只有專業的寫作者才能完成,自己也可以完成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孩子是有無限的可能!只是端看大人們如何去引導出無限的潛能,許多成人無法想像的歌詞,看似天馬行空,卻飽含了海闊天空的想像,讓成人震撼—原來孩子是有無限可能的!
★合作學習的重要
接著藉著異質分組讓孩子學習到合作與貢獻自己的長處的重要,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只有靠自己,成功與成就是靠眾人的努力與支持的累積。因為合作讓彼此的感情更親密,也越懂得分享與幫助。除此之外,分組除了合作之外,也可以藉機觀摩別人的作品,因為觀摩也是一種學習!
★生命的另一扇窗
因為瞭解而關心,因為關心而想要吸收更多的資訊,對於這群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因為有了創作的經驗,所以對於歌曲不是只停留在聆聽的層面,反而想要深入的瞭解更多的資訊,平時也會多去留意相關的訊息,於是孩子的觸角變廣了,視野也開闊了,學習不是只侷限在學校的教育,讓學習變得更多元也更豐富;學習不就該是如此嗎?由老師為孩子開啟一扇門,讓他從中看到更開闊的世界,能走得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不是一味由老師給,孩子只負責接受—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去學習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結語
所謂教學相長,教師常是跟著孩子一起學習的,學習知識也學習心情,累積經驗也累積將來值得咀嚼的回憶。如果說孩子從中獲得了知識,那麼教師也在教學的履歷中多加了一筆經驗;如果說孩子從團隊分組中學習到互助合作,那麼課程的進行未嘗不是集結眾多教師的合作與辛苦才能看到成績,學習型組織對於成長中的孩子重要,對於教師專業成長也有著相同的份量,而學習永遠有著超乎自己想像的成果!
[文/陳淑娟 2007-11-29:21-1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