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開啟優質教育之鑰
桃園縣為了建立永續教育的經營模式、培育更多具有時代競爭力的未來公民,本縣首開全國先例,在縣府推動下各大專院校、高中職暨國民中小學將走向策略聯盟合作模式,並於10月28日由縣長與各校校長簽署「教育大聯盟」備忘錄,現場並有精采活潑的成果發表,充分展現了「大手牽小手」的教育精神!
桃園縣教育大聯盟分區機制 桃園縣教育大聯盟將全縣十三鄉鎮市分成四區:第一區的平鎮市、楊梅鎮和龍潭鄉的16所國中、39所國小和10所公立幼稚園,與國立中央大學、國防大學、新生護專等三所大專院校及平鎮高中..等10所公私立高中職。第二區的八德市、大溪鎮和龜山鄉的12所國中39所國小和13所公立幼稚園,與長庚大學、國立體育學院、龍華科技大學銘傳大學、中央警察大學、長庚技術學院及縣立永豐高中..等6所公私立高中。第三區的桃園市、大園鄉和蘆竹鄉的16所國中、49所國小和10所公立幼稚園,與開南管理學院元智大學及縣立南崁高中..等7所公私立高中職。第四區的中壢市、觀音鄉和新屋鄉復興的15所國中56所國小和6所公立幼稚園,與中原大學、清雲科技大學南亞技術學院、萬能科技大學及國立中壢高中..等7所公私立高中職。彼此間以平等互惠的原則相互支援合作。
教育大聯盟具體的初步規劃
一、推動教育國際化:
(一)由中央大學教授協助幸福國中建立國際化之管道,介紹國外相關學校資訊以進行國際教育交流合作。
(二)由中央大學協助幸福國中開設第二外國語課程。
(三)與中央大學共同辦理全民英檢研習、檢測。
(四)辦理假日外國語文營隊、請中央大學師生協助。
二、強化終身學習體系以引領國力升級:
(一)中央大學協助辦理進修研習,94年11月辦理「學障專業知能進修」、95年3月辦理「教師壓力與因應之道」、95年4月辦理「人緣-中國人的舞台」等研習。
(二)課程、師資、場地共同交流合作: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教授及所內和師資培育中心陳斐卿、林信榕、劉子鍵、張佩芬、劉旨峰、辜玉旻等教授,指導幸福國中校務發展與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幸福國中校長林逸青,在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協助培育新生代之教師,實為學術界與教育現場合作,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之最佳合作模式。
(三)由幸福國中提供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學生參觀、實習、服務學習之機會。
三、發揚桃園特色及尊重多元文化
(一)幸福國中整合龜山地區人文、民俗、自然地理、社團之相關資訊供中央大學開設認識桃園深度之旅課程,進而認識桃園與台灣。
(二)幸福國中學生來自台灣各族群:閩南、客家、新住民、原住民,邀請中央大學研究中心協助發展課程、編輯教材,促進族群和諧,以多元文化教育做法落實人文教育精神。
四、均衡人文與科技:推動E化能力-建構數位化學習環境並開放交流,由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認養協助幸福國中E化,落實均衡人文與科技的優質教育。
五、強化多元與普世價值:邀請中央大學學生志工進入幸福國中服務,「一人一 信」,陪孩子度過青澀的青春期
「經驗共享、資源共享、榮耀共享」
簽約活動中除了由朱縣長親自主持揭牌與簽約儀式外,更有本縣大專院校與小學共同發表合作成果,首先是在國立體育學院學生與本縣龍星國小學生狂飆「國際標準舞」情境之中,帶出了今天記者會令人驚艷的活動序曲,緊接著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天文遙測中心與本縣華勛國小共同發表了天文科學教育成果,琳瑯滿目的精密儀器、嘆為觀止的照片-------,令在場的人都大開眼界!! 朱縣長在致詞時表示:希望縣內一百八十五所國小及六十所國中都能充分利用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教育資源,為了建立本縣永續教育的經營模式、培育更多具有時代競爭力的未來人才,希望藉由各級學校「經驗共享、資源共享、榮耀共享」的機制,造福本縣更多的學校及學生。 而縣內的十五所大專院校都很樂意敞開雙臂提供協助,同時也希望大學生能走出校園,前往各國中、小及高中職學校擔任輔導老師,因為唯有結合教育大聯盟,本縣的教育品質才會大躍進,期使未來從學校出發,帶動科技發展,讓下一代都能在更好的環境中成長與學習。
教育局張明文局長表示:這是國內首度的創舉,未來都可以利用這個教育大聯盟的體系,讓大專院校級高中職協助國中小學提升教育軟硬體,未來更可以也可利用這個教育資源平台,由大學院校大領國中小學辦理寒暑假營隊、或是提供場地及師資協助國中小學推動英語教育,更可以推動高中職社區化等等,積極促進本縣教育品質的躍進與提升!
今天在場的校長們也紛紛表示:今天的活動除了能讓各校彼此之間搭起合作的橋樑之外,從「大手牽小手」的合作成果發表中,更讓大家見識了教育資源共享的無限可能性,進一步激發大家開創合作機會的意願,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意義性的活動!!
大手牽小手,教育齊步走
台灣下一代的競爭力,就是台灣的競爭力,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教育的成敗深切的影響國家的興衰存亡,「培育具有新時代競爭力的孩子,讓他們贏在起跑點!!」是你我共同的責任。
[文/林靜芳 2005-10-26:12-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