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318901人     歡迎來到縣教育局電子報系統......

使用者登入

帳號
密碼

 
4_c.gif我要註冊

 

12_c.gif最新消息

12_c.gif校園訊息道相報

 文教報導

12_c.gif校園深入報導

12_c.gif教育政策與趨勢

12_c.gif當期議題

 作家專欄

12_c.gif學習與科技專欄

12_c.gif教育新詞彙編

12_c.gif桃園采風

12_c.gif華德福教育

12_c.gif親子專欄

 讀者投稿

12_c.gif教學百寶箱

12_c.gif校園影像

12_c.gif教育隨想

 進修天地

12_c.gif進修天地

12_c.gif認識世界

 文章搜尋

 

 

11_c.gif首頁>校園深入報導

校園深入報導

師鐸獎得主專訪--集創作與教學於一身的林麗黛主任    

師鐸獎得主專訪--集創作與教學於一身的林麗黛主任                                    

                                                文教記者朱慧君、朱信維 / 大溪鎮採訪報導

        「白鴒鷥,白頭殼、毛清氣,喙仔尖尖 掠魚。白鴒鷥,長頷艮頁、躼跤枝,飄撇紳士著是伊,蹽水過溪若散步,吹風沃雨揣活路,飛啊!飛啊!勇敢的白鷺鷥。」
        這首充滿童趣,流露鄉土情感的童詩「白鴒鷥」,是今年本縣師鐸獎得主--內柵國小麗黛主任,幾年前在內柵埔頂的老茄苳樹旁,與成群的白鷺鷥邂逅、感動之餘,所誕生的第一篇閩南語童詩創作,也開啟了她集「創作」與「教學」二合一的獨特風格。

                 
    師鐸獎頒獎典禮                                                 
    第一首囡仔詩創作--白鴒鷥   

 
 
緣起—為教學而創作
        「喙講爸母話,手寫台語文」--教育部在民國85年,將鄉土語言正式納入課程當中。筆名秝黛的林主任,在88年年底因緣際會參加了西門國小舉辦的「鄉土語言種子教師」培訓。三天的研習之後,這顆原來從未接觸閩南語教學的種子,「被迫」在校園中馬上萌芽,匆匆接手了一∼五年級的母語教學,短短幾年卻早已長成大樹、開枝散葉。而她的母語教學理念,也因為擔任多年的本縣語文領域輔導員,隨著一篇篇的創作、一場場的演講,深耕在桃 園縣的每個角落。
        起初,有人認為閩南語的教學應以傳統童謠及俚俗語為主,才能傳承祖先的語言智慧文化。但秝黛主任在省思多年的教學經驗之後,卻認為若想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應參考課程結構中從「人與自己」、「人與自然」到「人與社會」的編排精神,以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大小事為教學素材,才能與實際生活相連結,孩童也才能隨機「應用」所學得的鄉土語言。
        但在遍尋不著適當教材的當時,秝黛主任開始了自行創作的念頭與行動。旁人看來,秝黛主任的創作,似乎是信手拈來,得來全不費功夫,其實並非如此僥倖。從小在父親訂閱國語日報、剪貼文章的語文薰陶之下,從小學、大學到教師這幾十年來,她所指導或參加的國語文競賽次數之多,不論是縣賽甚或全國賽,都屢獲佳績,當中所累積的語文根基之深厚,自是不在話下。加上陪伴兒時成長的母語(閩南語)自然而然的薰陶,讓她在創作時,可以毫不費力以閩南語的邏輯思考,創造出琅琅上口,富有音韻之美的童謠。更令人敬佩的是,為了能更精進教學與創作,公忙之餘還在師大台文所進修。創作的花火,絕非偶然,而是長期努力耕耘的結果。
        問她為什麼獨鍾情於閩南語文學的創作與教學時,秝黛主任謙虛的說:「國語文領域的傑出優秀人才很多,也不差我一個。所以,我就將心力投注在閩南語文學的創作與教學上了。」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創作的題材都經過了精心的選擇與安排。她說:「母語教學要達到效果,在教材上應該與其他領域作橫向的連結,所以在安排某年段的創作主題之前,我會閱讀該年段其他領域的能力指標與教材。」因此才有為了連結二年級的數學課程,所創作出「數字歌」,還有連結四年級社會領域及鄉土課程而創作的「你若來桃園」--
        「你若來桃園,想欲食啥乜?竹圍海產上蓋鮮,中壢出名牛肉麵,桃園市有扁食佮肉羹,新厝米篩目配鵝肉上著味。你若來桃園,想欲食啥乜?石門活魚上蓋鮮,桃園市有鴨肉扁,劉媽媽菜包佇中壢市,大溪的碗粿佮豆花好口味。」
類似的例子在她的創作當中多得不勝枚舉。
        
短短七年下來,秝黛主任辛勤的編輯筆耕,有了豐富的成果。包括規劃、主編、撰稿、及標音的內柵校本課程《河洛語教材—音字》,縣本課程的《桃園縣國民小學閩南語讀本》1∼8冊,桃園縣河洛語補充教材《西洋囡仔古—安徒生、格林兄弟》2冊、《我上愛去辶日迌的所在》,以及真平企業《台語讀本》中的多首囡仔詩,還有刊登在海翁台語文學雜誌的稿件等等。問她有否打算將所著的童詩作品集結成冊,主任謙虛的表示,也許等到以後作品更多、更好再說吧!

閩南語教學點滴
        談到內柵國小閩南語教學的施行成效如何呢?秝黛主任並未直接回答,只是隨口分享了幾個真實故事。她說,幾年前有個內柵的孩子,剛開始上閩南語課時,表示閩南語太難了都聽不懂,而有抗拒學習的行為,但一個學期下來,有天卻在與秝黛主任於走廊巧遇時,用閩南語和她打了聲招呼。另外有個畢業班的孩子,在課本上用閩南語寫下了這段畢業感言—
                       
為孩子上台演講需要所創作的文章                                        
自創的閩南語畢業謝詞

        「欲畢業矣,我感覺足毋甘,擱過一禮拜就欲佮个逐家分開矣,這六冬來,逐家鬥陣耍个時,鬥陣讀冊个時,鬥陣開講个時,攏是我上快樂个時。毋過,快樂个時間總是過咧足緊,這嘛,阮就欲分開矣。有一句話講:「天下無不散个筵席」,就算逐家攏足毋甘,嘛是愛分開,希望未來个路上,逐家攏會使順利,嘛愛定定想起我喔!」。
        原來,秝黛主任在教學上不斷的引導孩子,從一、二年級上台講閩南語,三、四年級開始學習閩南語的音、字,五年級開始用閩南語來「仿作」(模仿寫作),到六年級的正式寫作。這套漸進而有系統的教學策略,不僅讓孩子喜歡上閩南語課,喜歡講閩南語,更能開始寫出文章甚至創作。
        要在校園中創造出這樣的學習氛圍,當然需要校長及教師們共同的支持與參與。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學校訂定每週二為「母語日」,鼓勵師生在這一天盡量說母語,而在當天的學生朝會上,從校長、主任…都用閩南語來問候、報告,更由校長親自抽籤,讓孩子上台練習閩南語,從打招呼、自我介紹、說故事到朗讀、演講,不但孩子們的母語能力往上提升,就算參加鎮上、縣內的各項語文比賽,也屢獲佳績呢!                            

           
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上台練習閩南語                       為內柵的孩子細心講解演講的技巧

母語教學與文化傳承的危機
        談到母語或鄉土語言教學所遭遇的困難在哪?秝黛主任豪不諱言的表示,目前中小學學生的家長,大多是三、四十歲的社會中堅份子,但是在大環境的社會變遷之下,他們所能掌握母語的習慣與能力卻愈來愈差,因此家庭在扮演母語教導與文化傳承的角色上也日益困難,學校教師在這方面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更不該一肩扛起母語文化的傳承使命。
        同時因為孩子們在學校所要學習的課程與能力是多方面的,班級導師也有各領域的課程教學要進行,除非導師在母語或鄉土教學上有特別的理念或興趣,要靠每週一節的鄉土語言教學來達到很好的成效,是不太容易的。不過這幾年的教學經驗下來,秝黛主任發現了學過母語拼音的孩子,在學習英語拼音上有相輔相成的效果,這點倒是給了我們在語言教學上「本土化」與「國際化」之間的重新思考呢!

未來的路
        雖然再過幾年就到了可以退休的年齡,但秝黛主任對閩南語教學與文學創作的理想卻從未消退,她希望就算過幾年退休之後,仍然繼續充實自我,在閩南語創作、教學、推廣與傳承各方面繼續努力。
話鋒一轉,秝黛主任語重心長的說著:「這幾年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桃園縣閩南語輔導團在開發閩南語教材及教學推廣的表現相當不錯,但是這份理想及堅持需要更多年輕老師的支持與參與。」她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閩南語教學或創作的行列。
        訪問到此已接近尾聲,秝黛主任仍不忘將自己自學的寶貴經驗傳授給後進。因為自己是從苦練拼音、勤讀閩南語辭典,來奠定深厚的閩南語基礎,所以她建議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老師,練好基本功—也就是閩南語的拼音、語詞,並養成以閩南語思考及表達的習慣。
        希望藉由秝黛主任的這段訪談,提供給奉獻母語教學的老師們最大的啟發與鼓勵!


 

[文/朱信維 2006-12-6:10-15-03]

12_c.gif回上一頁

 

12_c.gif回首頁

12_c.gif我要註冊

12_c.gif我要訂閱

12_c.gif我要投稿

12_c.gif讀者投稿須知

12_c.gif前期電子報

 

 

系統設計/桃園國小資訊組  2005-08-01 版權所有/桃園縣政府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