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必須著重於尊重個性發展和激發個人潛能,如此才能實現「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理想。近年來,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也不外乎此。回顧這六年來的教育成果,是值得嘉許?還是值得感憂?在看法上,呈現兩極化,乃因觀點不同,而有殊異的論述。然而,值得大家關心的焦點是:21世紀的新世代,是否具足適應社會變遷能力,可以面對日益競爭的新局?
21世紀是講究科技化、國際化與民主化的社會,多元資訊的快速處理與運用、生物科技的驚人發展與突破、交通與通訊的無遠弗屆…等等,都是現代人無法迴避的挑戰,如果沒有敏銳迅捷的生活適應力,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出局。
九年一貫課程,在強調尊重個性發展,激發個人潛能,涵泳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價值、培養科學知能及適應現代生活需要,並以生活為中心,配合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來培養健全的國民及具世界觀的公民。這是因應時代潮流和趨勢的教育方針,內容涵蓋了人與自己、人與社會環境、人與自然環境三大面向,讓人的發展能夠內外中和,身心均衡,和諧自然,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自信、有人味的文明人!
當前的教育迷思,是有太多的人放不下有關教育的走向和升學競爭的現實,讓孩子長期處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之下,苟延殘喘,無暇主動思索他們的志趣與未來,因此,父母、師長和孩子,也經常在拔河鬥智,氣氛弄得很僵。其實,換個角度,讓孩子擁有一顆自在奔放的心靈,遠比花費大筆金錢讓孩子去補習重要。筆者經常提醒老師及家長,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長賽,要的是足夠的續航力,而不是短促的爆發力,如果缺乏主動和自信的內在潛質,要讓孩子順利到達終點(自我實現)的機會是渺茫的!
期望大家都能與時俱進地調整教育觀念,眼光看遠,心胸放大,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嘗試成功和失敗,以累積信心和挫折容忍力,做為挑戰未來的本錢。須知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美國知名的專欄作家福里曼(Thomas Friedman)在書中特別強調:唯有把握這個趨勢,在 21世紀才有競爭力!是以,父母、師長、親人應該盡可能以愛和關懷、鼓勵、輔導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勇於做選擇和決定,以培養其具備承擔責任與面對困境的韌性。果能如此,打造快樂自在的人生,始有可能。
[文/陳光懿 2006-06-9:17-0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