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落桃園虎頭山、緊鄰桃園榮民醫院的桃園縣忠烈祠,地勢稍 
  高,環境清悠,縣政府精心規畫下,朝向「神社文化館」藝文 
  空間方向來規畫,初期編列 600 萬元進行管理員室的修繕為 
  主。第一階段神社文化館先行委外經營,第二階段結合縣府觀 
  光行銷局等單位,進行虎頭山整體觀光發展規劃。 
  
  桃園縣忠烈祠前身為日本人所建桃園神社。位於市區東北方虎 
  頭山西麓,方位係座東北朝西南,總面積約 5386 坪,建地面 
  積 137 坪。以往由縣府民政局管理,一年有春、秋兩季祭祀 
  ,桃園縣歷任縣長都可以在大廳懸掛匾額上見到。 
  
  在 1931 年(昭和 6)年進入準戰爭期之後,殖民政府展開所 
  謂「一街庄一社」的建造神社運動,企圖以神社作為台灣全島 
  各地的社會教化中心,以取代寺廟所扮演的社會精神中心的傳 
  統功能,桃園神社就是在此建造神社運動下的產物。 
  
  桃園神社於 1938 (昭和 13)年 9 月 23 日舉行鎮座祭,除 
  了奉祀和台灣神社相同的造化三神、能久親王外,加祀掌管五 
  穀豐收的豐受大御神及明治天皇,並於大戰末期,昭和 20 年 
  (西元1945年)由「鄉社」升格為「縣社」。 
  
  當時依據日治時期所頒法令,神社周圍禁止有汙穢物,車馬不 
  可駛入,也禁止人民在四周伐木及捕捉鳥魚,因此,神社環境 
  得以維持清淨且莊嚴之氣氛。 
  
  日本時代台灣總共建造了近 200 座大大小小的神社,台日斷 
  交時,政府發布「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 
  之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指示「日本神社應即徹底清除」,全 
  台各地的大小神社在此法令之下大多被損毀,目前僅有桃園神 
  社被完整保留。 
  
  桃園神社於 1946 (民國 35)年 6 月 17 日改設為「新竹縣 
  忠烈祠」(當時桃園還未設縣治),民國 39 年桃園設縣後, 
  再度更名為「桃園縣忠烈祠;1985 (民國 74)年一度決定要 
  拆除重建忠烈祠,後經輿論及學界的反對及大聲疾呼,桃園縣 
  政府耗資 886 萬元依原樣整修完成。 
   
  桃園神社現存建築物有本殿、拜殿、社務所及手水舍,本殿及 
  拜殿之形式為「流造」,特徵在於屋頂為曲線造形。手水舍為 
  進入神社後參拜前進行儀式之處,參拜者必須拿起竹勺漱口洗 
  手,以潔淨世俗的不淨事物,才可以到拜殿參拜。 
  
  拜殿為一般信眾參拜之處,有賽錢箱及扯鈴。本殿為安置神位 
  之處,只有於祭典時,且只有主祭者可以進入本殿。社務所則 
  為神職人員辦公之處。 
  
  桃園縣忠烈祠規模完整,且造形雄偉,不僅其屋頂樣式有入母 
  屋(歇山)、切妻(懸山)、唐破風等變化,而且建築配置順 
  應地形,遂層拾階而上,極盡宗教建築的氣氛。  
  
  可貴的是建築群採用之檜、杉原木都取自阿里山,不僅保留著 
  木材所具的溫潤美感,其不著粉飾的大木結構系統,更兼具蒼 
  勁和樸實之美,其肅穆、祥和與親切感,是當前台灣廟宇建築 
  中所極為罕見的,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神社中每一座殿舍的細部都不同,但風格又很統一,是台灣地 
  區目前僅存最完整、也最優秀的日式神社建築,有很高的藝術 
  價值及歷史見證。 
  
  桃園縣忠烈祠是日本海外最大的日本神社,供奉抗日英雄、國 
  民革命、反共等殉難人士的牌位,光復後原計畫將日本神社拆 
  毀,當時的文人學者為保住神社,促成改為忠烈祠。 
  
  忠烈祠入口名稱座原本題上「桃園神社」,背面為「昭和 13 
  年 6 月 10 日落成」,現在兩面所刻字樣都被刨除,改成「 
  桃園縣忠烈祠」、「中華民國 30 年 6 月 17 日建立」,整 
  個忠烈祠找不出一處日本文字或日據時代的撰文方式,拜殿也 
  增設供桌、石製香爐等台式廟宇常見的器物。 
  
  忠烈祠本殿供奉台灣革命、龍潭抗日之役、黃花崗 72 烈士、 
  開國、討袁、戡亂、陸軍青河七號演習等時期殉難軍民的集體 
  牌位,共 14 面,及台灣民族英雄鄭成功、丘逢甲、劉永福、 
  金門 823 砲戰陣亡的三個副司令等多人牌位。 
  
  左右朵殿則供奉抗日、國民革命、反共等殉難軍民,及因公殉 
  職的軍警消等個人牌位,共計 238 面,每年由桃園縣政府舉 
  行春、秋祭。3 月 29 日春祭國殤暨遙祭黃陵,9 月 3 日秋 
  祭國民革命先烈暨陣亡官兵。 
  
  文化局表示,今年初完成營運招標案,還會印製導覽地圖,加 
  強人員培訓,透過導覽員解說功力,讓建築內特色「活」起來 
  ,規畫有三級解說員,從初級到精通二種語言的中級,最高級 
  的還得至少擅長美、日等一種外國語言。 
  
  未來營運除了仍維持春、秋兩季的祭祀外,未來一年四季都會 
  舉辦文化慶典,而且走向會以國際交流型態,例如中國的詩社 
  和日本的俳句,中日兩國的藝術、棋藝和音樂等,都可以利用 
  露天草坪舉辦方式。 
  
  區內綠草如茵,平日有零星遊客前往休閒,也有情侶約會,可 
  以透過行動咖啡車或舉辦戶外音樂會方式,增加遊客到此一遊 
  的意願。 
  
  桃園縣是重要工商大縣,不少工業都有來自日本和歐美等國的 
  商務人士,透過神社文化館的整建,可以建立桃園觀光文化特 
  色,此外,鄰近還有三聖宮、孔廟、虎頭山登山步道、桃園巨 
  蛋體育館等,都可以進行整體規畫成為具特色的休閒景點。 
  
  桃園忠烈祠神社文化館位在桃園市成功路 200 號,雖位於桃 
  園市郊,但交通十分便利,可以由桃園火車站搭乘桃園市區公 
  車 5 甲、5 乙線,在桃園榮民醫院站下車,往虎頭山方向步 
  行約 10 分鐘可達。殿內外清淨莊嚴,參觀者進入各殿時需保 
  持肅穆之心情,不可在內飲食。 
  
  
  
  
                                                [文/成凱文                                                2006-04-30:19-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