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劉子鍵 副教授
師資培育中心
& 一本令人頭皮發麻的書
在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一位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的數學天才(麥特戴蒙飾)在心理學家(羅賓威廉斯飾)辦公室的整排書櫃前,以輕蔑兼挑釁的口吻諷刺心理學家「讀錯書」。當被反問何謂「對的書」時,這位天才回答:「任何讓人看了會頭皮發麻的書」。之後,這句經典對白成為一些人的選書標準。
最近,一位國小教師朋友告訴我他看了一本令他「頭皮發麻」的書(我猜想他應該也看過「心靈捕手」)。該書的書名是「孩子如何失敗」(How children fail)(張老師文化出版)。令我這位朋友頭皮發麻的原因之一是:該書揭露了許多「大家認為本應如此,但其實不然」或是「大家雖不認同如此,但卻又一直默許發生」的教學事件。例如,書中標題為「一個大騙局」的文章裡寫到「…我越來越覺得『小考—大考—給分』這件事就像一個大騙局,目的是讓學生、教師和學校聯合假裝學生已學會該知道的一切,雖則事實上他們只懂一小部份,甚至一無所知」(p.198)。又如,另一篇名為「學校讓孩子變笨」的文章中提及「…笨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很聰明,但一旦踏進校園卻變笨了。讓孩子變笨的是學校的無趣、讓人害怕,而且與現實經驗或目的毫無關聯…」(p.153)。
而另一項讓我這位朋友頭皮發麻的原因是:這本深具批判思維的書籍竟然是出自四十一年前的一位私立小學教師之手,而即使從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來看,書中的許多論點仍然是那麼的一針見血。我這位也在小學服務的朋友不禁驚呼:他是如何辦到的?(註:作者約翰•霍特(John Holt)後來成為哈佛與柏克萊大學的訪問教師,並成為學校改革的專家,陸續出版十餘本其他相關著作。而 "How children fail" 這本書也暢銷百萬冊,並翻譯成十四種語言。對作者生平及其著作有興趣者可參見網站http://www.holtgws.com/johnholtpage.html)。
& 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因素:觀察與省思
我相信是教師的「敏銳觀察」與「深刻反省」成就了這本的好書。教師每天必須在教室現場中直接面對各式各樣的真實問題,因此教師遠比其他人更有機會探觸到學校教育的核心問題。事實上,許多有關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早就指出:教師和律師、工程師一樣,是一門涉及實務知識 (practical knowledge)的專業。這類專業的特色之一是:專業的成長主要是仰賴個人在實際情境中的實作、觀察與反省,而不能僅靠課堂上的理論習得。
在教學現場觀察並進而反省說是容易,但對日理萬機的教師而言卻是件負擔。然而,約翰•霍特能不辭萬難的以日記的形式詳細記錄對自己與另一位教師(哈爾)教學的敏銳觀察以及因觀察發現而引發的深刻省思,終於讓實際的教學經驗醞釀與發酵成「發人深省」的洞見。
& 科技與教學觀察和省思
值得慶幸的是,相較於四十多年前的約翰•霍特,科技的發展讓今日的教師能以更方便且更有效的方式來觀察與反省教學。是的,科技可以用來幫助教師準備與實施教學,同樣也可以用來幫助教師觀察與反省教學。甚至,以80/20原則(The 80/20 principle)來看,科技在教學觀察與反省上的應用算得上是教師改進教學與提升專業的關鍵因素—只要投入少數資源,即可獲得重大回報(對80/20法則的教育應用有興趣者,可參閱本專欄第二期的文章—「找出關鍵,讓您的教學變的更有效」)。例如:操作容易的DV攝影機或DVD攝影機可以幫助教師「抓住稍縱即逝的教學事件」和「反覆觀察自己與學生的互動行為」,並讓參與反省討論的教師們「能共同聚焦於相同的事件」。因此,此類視訊科技是對教師之教學觀察與反省極有幫助的工具。
& 一項具啟發的研究經驗
我多年前在一項入班觀察中所獲得的寶貴經驗正可以呼應上述論點。在該項研究過程中,我與研究助理因為研究的需要而錄下教師們上課的影音實況。當研究完成之後,我們分別與每一位教師討論錄影帶中的實際教學情況以答謝這些老師們參與研究的辛勞。
該項回饋性質的作法,造就了參與研究之教師與我皆感難忘的經驗。在看錄影帶的過程中,教師們常常訝異於「自己所看到的」與「自己所認為的」教學行為(不論是口語或肢體動作)竟然差異如此的大。例如:有些老師很明顯的會特別注意某些學生,而忽略了另外一些學生;有些教師則習慣面對教室的某一側;而絕大多數的教師都因為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影而很驚訝的發現到自己早已存在但又遭忽略的口頭禪。而我則是驚訝於這些對教學極具熱誠且認真的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況竟然會是如此的陌生(即使現在想起,還是會讓我頭皮發麻)。此外,經由觀看錄影帶所延伸出來的討論與反省,也常常欲罷不能且有令人驚喜的收穫。
& 科技在教學觀察與反省上的應用受到忽略
雖然,科技在教學觀察與反省上的簡單應用就可以產生極大的成效。然而,在實際的教室情境中(甚至是有關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書籍),科技在教學觀察與反省上的應用卻常常遭到忽略。例如:教師常常利用攝影機拍攝學生的活動,卻很少拍攝自己的教學活動;學校常常拍攝活動給外賓看,卻很少拍攝教學活動供教師觀察與反省。
此一忽略的程度,同樣讓人頭皮發麻。我曾多次在演講中請問在場的教師是否「瞭解」自己的教學,多數教師都點頭稱是。再問教師是否「看過」自己的教學時,部份教師表示曾看過其他教師的教學觀摩,但卻從未「看過」自己的教學。即便是那些曾經「看過」自己教學的教師,也有部份教師是在實習的過程中因為實習課程的需要而錄製自己的教學並觀察與反省,而這些教師在擔任正式教師之後也少有機會再去觀察。
& 結語
科技在教學觀察與反省上之應用的重點,並非在於高深的技巧與昂貴的器材,而是在於觀念的釐清與行動的實踐。約翰•霍特在「學生如何失敗」一書中的修訂版序言曾寫到教師的職志:「我談的不只是一個經常受挫的老師,也是一個不滿現狀、不甘失敗的老師。我的工作與職志是幫助孩子學習,如果他們學不到我教的,我有責任嘗試其他方法,直到他們學會。」(p.15) 教師們不妨試試:在一個學期當中,找個適當的時機請其他老師幫忙攝影或是自行在教室後頭架設攝影機,拍攝自己的教學實況,而後獨自或是與教師同儕一起進行觀察與省思。我相信,當教師們越能深入瞭解自己的教學時,教師們將越可能順利完成工作與職志。而科技可以扮演輔助的角色。
[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劉子鍵 2006-01-1:14-2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