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回家的路近些!只是這個心願延宕多年!如果有更多進入公立學校的機會,我想,誰都想爭取多一分的機會!
「歸有光」的歲月
每天,到了晚上七八點,大部分的國中校園,總還有亮著的燈,大部分的學校為了國三考生,總會闢一間自習室,作為國三學生拚基測的溫習場所。然而,早在升國中的那一刻開始,就有為數不少的國中生開始了每天向補習班報到的日子。每到下午四五點之際,學校放學的鐘聲響起後,一大票穿著制服的學生便匆匆忙忙趕往補習班,開始了另一段的學習生涯,一直到晚上九點十點以後,頂著燈火,踏著月光,邁著疲憊的步伐過著「歸有光」的日子,回家之後,又是一場苦戰,一大堆的功課等著完成,等到真能上床睡覺時,往往已經是半夜十一~十二點了。這樣的生活是大部分國中生的親身經歷,每個人都不陌生,一個班級中,沒有補習的學生,反而成了班上的另類份子。三年的打拚,為的不就是擠入公立高中的窄門嗎?
堆積如山的講義,是學生必讀的「聖經」
你不可不知的桃園升學的現狀
每年擁有近三萬名國中畢業生的桃園縣,能順利進入九所公立高中的學生僅有6850名,進入公立高中的比率僅23.5%。九所公立高中絕大部分分布在縱貫路兩側,且多位在桃園市及中壢平鎮區,沿海及山區地域的公立高中數嚴重的不平均,讓非市區的莘莘學子想要進入公立高中就讀,需要比市區學子花費更多的通勤時數,能得以一圓升學之路。平均要210分以上才得以進入公立高中就讀,相對於鄰近縣市的180分以上就有望踏入公立高中之門,相對而言,桃園的公立高中之門狹隘許多。於是近年來除了設立三所縣立高中(現有縣立高中:平鎮、永豐、南崁)之外,於98學年度開始,新設三所縣立高中—龜山鄉的壽山高中,大溪鎮的大溪高中以及位於大園鄉的大園高中。
兢兢業業的讀書,只為了一圓升學路
減輕學生升學壓力
國中生涯中,每天被不斷的考試與考卷所填滿,從早到晚,數不清考試堆砌而成的生活,更有甚者,將藝能科目移作升學考試之用,人生的價值彷彿就被一個個的數字所侷限,偏偏桃園縣公立高中的比率又低,機會更加稀少而珍貴,也註定身為桃園縣的學子,有比一般縣市更多的壓力,只為一圓公立高中之夢,這個夢想的實現也較鄰近的縣市的學生來的困難許多。
然而,三所縣立高中成立之後,每年預計將招生1800名學生,期盼將桃園縣升公立高中的比率從原先的23.5%提升至30%左右,大開升學之門,讓國中畢業生有更多的機會能進入公立高中,減輕家庭的負擔。相同的,在公立高中的名額增加之後,相對而言,國中的課業壓力也能稍獲喘息,有更多時間能發展課業之外的活動,而非僅汲汲於升學,而忽略了其他人生的美景,也更能符合多元發展的旨念。
考卷是複習必備的利器
有效解決區域就學問題
人親土親,如果能離回家的路近些,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在通勤上,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得以溫習課業或者有更多的時間得以從事課餘之外的活動,而不用擔心回家的時間太晚,而扼殺了學習的機會,高中的生活該是多采多姿,而非僅在學校與家中的運輸工具上度過。
公立高中分布區域的不均,現有的九所公立高中,多分布於縱貫線兩側,讓非該區域學生飽受通勤之苦,同時,也造成了城鄉的差距。擁有較多教學資源的區域一般而言也擁有較多的主流優勢,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根本的源頭就是從教育這一塊著手。提供更多的區域就學的便利性,讓更多的學子能就近就學,同時也為鄉鎮留住更多的人才,不讓人才外流,平衡區域間的差距。
※公立高中分布表
體制 |
區域 |
校名 |
備註 |
國立高中 |
桃園市 |
武陵高中、桃園高中、陽明高中 |
|
中壢市 |
中壢高中、內壢高中 |
|
楊梅鎮 |
楊梅高中 |
|
現有縣立高中 |
平鎮市 |
平鎮高中 |
|
八德市 |
永豐高中 |
|
蘆竹鄉 |
南崁高中 |
|
新設縣立高中
|
龜山鄉 |
壽山高中 |
壽山國中改制,98學年度招生 |
大溪鎮 |
大溪高中 |
大漢國中改制,98學年度招生 |
大園鄉 |
大園高中 |
新設校,99學年度招生 |
改制後的兩所國中師生安置
壽山與大溪兩間學校為現有國中改制,預計在98學年度招生高一新生,並於97學年度即停收國一新生,原有的國中學生將在原校就讀至畢業為止,不必擔心有所謂的轉學問題,而至於教師則依意願安排至鄰近學校就職,不必擔心超額或資遣,讓教師得以安心於教學。
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覺得對學生有利的事,早一分開始多就多一個學生受益,「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百年大計,唯有將眼光放遠,投資現在,才能期待收獲未來,如果連教育都無法落實,扼殺教育資源,短視近利,短期或許有多餘的盈額,但將時間軸拉長,未來的損失是無法預測的。畢竟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的主軸需具深度與廣度,將影響層面的視野加大,就會發現,再怎麼巨額的投資教育,所產生的效益是無法估量的。現今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領導潮流,潮流領導時代,而知識的基礎是要往下紮根的,根基愈穩健,枝葉也才能愈強盛,想要擁有超越別人的競爭力,就必須有強盛的知識作為後盾,也就是必須在教育這個版圖中著手,唯有不短視近利,打造一個質量均豐的教育環境,才能創造優質的競爭力,讓桃園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教育的口號絕非不能只是口號,必須落實在實踐當中,經費的困頓或許會讓投資教育經費更顯窘困,但也只有在窘困的環境中去建設,才能更顯投資教育的用心與眼光。
[文/陳淑娟 2008-07-15:23-20-05]
|